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湘阴乡村“第一书记”的制度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湘阴乡村“第一书记”的制度分析

作者:邹东涛

邹东涛##张耀光 毛七星 周山连

所属图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加强党的...

图书作者:张耀光 毛七星 周山连

出版时间:2006年07月

报告字数:7599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了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建设和改革的重大任务,并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集中解决好“五个统筹”的发展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我国在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严重不平衡。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上,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科学发展观实际上也不能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又是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还是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解决好“三农”问题,不仅事关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富裕,而且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有效的制度供给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基石
  • 二 新农村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制度
  •         (一)湘阴乡村“第一书记”制度的分析10973027
  •         (二)农村基层制度创新应有的特性
  • 三 湘阴“第一书记”制度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一)制度创新的环境适应性
  •         (二)充分发挥制度的整合作用
  •         (三)制度约束下的不同利益主体的激励约束问题与兼容问题
  •         (四)“第一书记”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