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及其主体调适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及其主体调适

作者:吴业苗

吴业苗##吴业苗

所属图书:税费改革:农村治理模式的跃迁

图书作者:吴业苗

出版时间:2007年07月

报告字数:28537字 报告页数:45页
摘要: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村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农村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其供给规模和程度的影响,不仅如此,农民改造、农村城镇化、城乡协调发展以及“三农”等问题的最终解决也离不开农村公共产品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建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应该是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可以这样说,在农村税费改革和正在实施的取消农业税政策背景下,如果国家不选择好农村公共产品建设路径,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建设资金将更加捉襟见肘,农村社会发展也将更加尴尬。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与供给主体等问题是后农业税时代农村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这不仅有重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
  •         (一)农村公共产品及其建设意义
  •         (二)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与公益事业的现状
  • 二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错位与调适
  •         (一)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与制度缺陷
  •         (二)乡镇政府职能的错位与农村公共产品诱致性制度安排
  •         (三)构建与新制度规约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