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京市郊区市民农园调研报告
北京市郊区市民农园调研报告
报告字数:4464字
报告页数:6页
摘要:以2003年延庆县东小河屯“乡下有我一分地”项目为起点,市民小菜园、现实版“开心农场”在京郊地区逐渐自发地发展起来。目前,北京市的人均GDP已经突破1.5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人民币,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市民对体验农耕文化、回归大自然以及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更加强烈。在这些需求的刺激下,“市民小菜园”项目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而且已经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较为规范、市民反响较好的园区,一些休闲农业园区(如蟹岛)也专门开辟小菜园,开展体验式农耕项目。经过十来年的自发发展,市民农园已经从萌芽状态进入快速成长期。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市民农园的基本定义和功能
- (一)基本定义
- (二)基本功能
- 二 京郊市民农园发展现状和特点
- (一)市民农园主要分布在近郊平原地区
- (二)市民农园的经营主体呈多样化趋势
- (三)市民农园以蔬菜种植为主,还包括农产品初加工和文化教育等内容
- (四)价格各不相同,服务内容差异很大
- (五)农园的租户以高学历、中高收入、家庭群体为主
- (六)用地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农业和普通的观光休闲农业
- 三 存在问题
- 四 对策建议
- (一)立足都市农业发展和建设宜居城市,认识和发展市民农园
- (二)做好市民农园的布局规划,积极探索将其纳入城市绿色空间范围的方法
- (三)尽快制定建设和管理标准,积极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 (四)利用北京农园节品牌平台,使更多市民乐享农园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