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4年北京市农村市场化指数监测报告
2014年北京市农村市场化指数监测报告
报告字数:13404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形成了“城市市场经济、农村计划经济”的二元体制格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首都“三农”工作按照“新三起来”的要求,努力推进“行政郊区”向“市场郊区”的体制转轨。科学评价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了解各区县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相对进程,这些工作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北京市及区县市场化指数水平进行测量,从市场化角度反映“新三起来”的进展水平,成为新时期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市场化指数测算的方法
- 二 全国农村市场化指数测算指标的选择
- (一)农村经济主体的市场化水平
- (二)农村经济的货币化水平
- (三)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水平
- (四)农村中介组织市场化水平
- (五)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三 单项指标数值的形成方法及计算公式
- 四 2012年北京市与其他地区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的比较
- 五 计算北京地区农村市场化指数所用主要经济指标的选择
- (一)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水平
- (二)土地的市场化水平
- (三)技术的市场化水平
- (四)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化水平
- (五)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化水平
- (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六 结论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