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法学研究中的社会性别视角——以家庭暴力和性骚扰立法为例
法学研究中的社会性别视角——以家庭暴力和性骚扰立法为例
报告字数:28331字
报告页数:31页
摘要: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在座的每一位同仁就社会性别与法律的关系,或者说法学研究中的性别视角,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做一次探讨。法学研究中的性别视角,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近几年才引起学者的关注。学者对法学研究中性别视角的探讨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纯法理学的探讨;一是从具体部门法角度,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对具体法律制度的检审与反思。今天我要和诸位交流的主要是从具体问题出发,对具体法律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以家庭暴力和性骚扰立法中的两个问题为例子,将自己研究中的思考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背景:联合国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
- (一)提出
- (二)演进
- (三)内涵
- 二 关于法律领域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
- (一)社会性别主流化在法律领域中的体现
- (二)社会性别分析的含义
- (三)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
- 三 两个实例分析
- (一)妇女受虐杀夫行为的法律应对
- (二)性骚扰概念法律化过程中的性别视角
- 四 社会性别视角纳入法学研究的意义
- (一)对所谓“妇女问题”认识的改变
- (二)从“有性人”的视角审视现行法律
- (三)对传统法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