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30年来中国人口学方法发展的三大特点
30年来中国人口学方法发展的三大特点
报告字数:6947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人口学在研究方法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人口学方法是人口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界定,人口学方法是指研究人口自身发展规律和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诸因素间内在本质联系的方法论,以及对其数量关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所运用的各种方法的总称。国内外经典的人口学教材和著作认为人口学方法包括人口学方法论、数据收集/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数理分析方法、人口学模型、间接估计方法以及为了研究人口现象从其他学科引入的各种新方法等。中国现代人口学研究,一般以1918年陈长蘅发表《中国人口论》一书为开端(朱国宏,1998)。鉴于数据收集以及分析对于资金、人员和技术的要求,长期以来,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一直呈现理论有限而方法不足的局面,对人口学方法的探索尤其是对人口分析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几乎只局限于西欧和北美国家。20世纪70年代,伴随中国人口科学发展的第三次高潮,有中国特色的人口理论和人口科学体系被构建,同时,国外的人口理论以及日趋成熟的现代人口数据分析方法与技术也被引入。30年来中国人口学方法发展呈现出如下三大特点。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研究催生方法发展,但系统性不足
- 二 数据技术推动方法运用,但“成也数据,败也数据”
- 三 “拿来主义”带动方法本土化,但本土化方法仍显不足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