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
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
报告字数:15602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近些年,由于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攀高且居高不下,对出生性别比失常原因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但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异常的高只是一种表象,它的背后有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动因,其实质反映的是妇女地位相对低下和“重男轻女”的观念意识。在夫妇的生育行为中,就表现出对子女的“性别偏好”。在我国,这种偏好集中表现为“男孩偏好”。这就启示我们:要客观、正确地认识人口出生性别比失常问题,对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采取有效的社会干预手段,仅仅局限在认识出生性别比失常本身及其直接原因(如统计漏报、非法利用产前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等)上是不够的,难以达到真正扭转这一现象的目的。只有对影响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深层次原因、包括社会经济背景、文化传统以及生育的需求和动机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认识,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使问题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并逐步得以解决。为此,笔者将研究的视线投向影响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常的关键性内在动因——生育“性别偏好”,以期在一个更宽阔的视野中,从新的视角,深入探讨人口出生性别比失常现象及其原因。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文献回顾:“性别偏好”的研究视角与进展
- 二 研究定位与数据来源
- 三 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和性别选择
- (一)育龄妇女最后一个孩子的性别比
- (二)单性别子女的家庭与儿女双全的家庭
- (三)分已有孩子性别的胎次递进比
- (四)活产子女的性别分布与性别比
- (五)子女的活产与存活状况
- 四 结论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