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保安服务业的劳动关系和劳权保护
保安服务业的劳动关系和劳权保护
报告字数:13386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服务业的发展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亦是全球范围的发展趋势。1997年,美国用标准工业分类体系(SIC)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产品生产领域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其余全部为服务业,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贸易和零售业、运输业和公用产品业等各类服务;此时,服务业带来的产值至少占国民收入总值的75%(Steven,William and Amy,2009:167)。在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2009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3.6%。2004~2008年,我国现价服务业年均增长19.4%,按不变价计算,服务业实际年均增长13.2%,比同期中下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年均增长9.6%高3.6个百分点,反映出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增长速度呈持续上升趋势。从当前各产业发展状况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发展速度更快,并且基数大,客观上挤压了服务业的比重。扣除制造业出口的影响,我国服务业比重会提高近5个百分点,与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近(李强,2011)。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我国保安服务业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类型
- (一)以公共安全为责任的保安服务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二)单位招用型保安服务业的历史和现状
- (三)物业管理型保安服务业
- 二 作为低端劳动力市场的保安服务业的劳动状况
- (一)外包式的劳动用工形式使保安员缺少组织
- (二)保安员的低工资、低技术和高流动率并存
- (三)保安服务工作是一项高付出的情感劳动
- (四)保安服务业的管理模式——无所不在的监控
- 三 我国保安服务业产业关系中的制度问题与制度建设
- (一)应明确界定保安服务业的市场运作的性质
- (二)积极建立保安服务业的行业劳动标准
- (三)促进保安服务业的社会组织化,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 (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建立全方位的劳工服务
- (五)重建服务理念,给服务性工作以尊严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