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宏观背景、分析框架和调查方法
宏观背景、分析框架和调查方法
报告字数:27361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对中国社会和谐稳定和未来发展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全国性的广泛调查研究,对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矛盾现象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对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将首先描述我们分析现实问题的宏观背景,然后阐释我们的基本分析框架,最后对本项研究的调查方法和数据进行说明。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结构变动:宏观背景
- 1.产业结构进入工业化中期
- 2.所有制结构变化带来劳动关系的调整
- 3.阶级阶层结构出现流动和分化加快趋势
- 4.分配结构和利益格局出现差距扩大趋势
- 5.城乡社会结构仍呈现二元特征
- 6.区域结构表现为不平衡的发展
- 7.就业和职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经济结构
- 6.组织结构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增强
- 7.人口—家庭结构变化造成就业—养老双重压力
- 二 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分析框架
- 1.社会结构视角
- 2.社会制度视角
- 3.社会行动的视角
- 4.社会意识的视角
- 三 调查方法与数据说明
- 1.抽样设计及抽样过程
- 2.督导员/调查员培训
- 3.实施访问
- 4.资料复核
- 5.数据处理与加权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