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贫困群体分析
贫困群体分析

作者:陈光金 张翼

所属图书:当代中国和谐稳定

图书作者:李炜 陈光金 张翼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报告字数:32425字 报告页数:33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的焦点一直是农村贫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达到2.5亿人的庞大规模。经过近30年的反贫困实践,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终于有了大幅度减少。据官方统计,到2006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148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为2.3%;初步解决温饱问题但尚未稳定脱贫的相对贫困人口355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7%;合计569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0%(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7)。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贫困问题的背景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普遍贫困,那么,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贫困问题就有了新的背景条件,这就是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反贫困难度日益加大,而城市贫困又日渐成为中国贫困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城镇人口贫困面为8%的估计推算,2006年全国城镇贫困人口总数可达4616万人;另据估计,中国进城农民工中有超过2500万人属于收入仅够维持生存的贫困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2007)。这样,2006年中国贫困人口总量将达到1.3亿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10%。因此,今天,在理论和实践上,中国的反贫困更加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性质和意义。本章将基于本次调查数据,实证地探讨中国现阶段贫困现象成因和贫困群体状况、特征以及相关理论问题。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与方法
  • 二 贫困群体的识别与规模
  •         1.城乡住户贫困识别标准
  •         2.农村住户贫困发生率分析
  •         3.城镇住户贫困发生率
  •         4.城乡贫困者的贫困类型
  • 三 城乡贫困的深度、强度与扶贫力度
  •         1.概念与方法
  •         2.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
  •         3.城镇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
  •         4.城乡持久性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
  • 四 城乡贫困人口的特征与贫困影响因素
  •         1.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
  •         2.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         3.城乡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 五 结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