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政府会如何对待通货膨胀
中国政府会如何对待通货膨胀
报告字数:1898字
报告页数:4页
摘要:通货膨胀这个词现在用得比较多,但我认为中国不存在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是由于货币发行过多所导致的物价普遍上涨。从2010年来看,比较多的人用CPI连续6个月超过3%来衡量通胀,这是一个西方国家通用的方法。从2010年5月份算起,中国已经有好几个月CPI超过3%了,从这个角度看,使用通货膨胀这个概念好像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细算下来,这里面可能就没有道理了。为什么说没有道理呢?首先,西方发达国家通常用的CPI构成中不包含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而在中国CPI中农产品或者食品类占的份额达到1/3之多。再来看中国2010年引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2010年初开始,自然灾害大面积连续性地发生,蔬菜、水果、水产和棉花等等出现了短缺、价格上扬,而这并不是因为货币发行多了导致这些农产品减少,或者反过来把货币紧缩了田里就长出了蔬菜、水果和棉花,显然不是。另一方面,大家都应该注意到,2009年中国的CPI是负增长0.7%,可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CPI工作目标是4%,由此提出问题:这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呢?实际上在200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列出要对一系列资源产品价格进行调价,其中包含了水、电、燃气、油等等。在2009年5月份,曾经在某些地方开始展开了这方面调价,但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为了保证2009年的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的平稳举行,把这项措施暂停下来了。到2009年11月份以后,才陆续启动这项政策,水、电、燃气等等都在调价,这是不是因为货币发行多了导致这种调整呢?显然不是。由于一种或者几种农产品价格上扬导致CPI上行,或者因为政府调价导致CPI上行,不是因为货币发行多了而导致的,不应该简单的套用。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物价上涨,而不用通货膨胀去概括。
关键词: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