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1923年抵制日货运动中的反抵制考察——以日本商人团体为主体
1923年抵制日货运动中的反抵制考察——以日本商人团体为主体

作者:于文浩

于文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所属图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

图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报告字数:15600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始自1923年的抵制日货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四次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主要是为收回旅顺和大连并废止“二十一条”之目的而发起的。此次运动兴起于1923年3月末,以上海为首的“对日外交市民大会”,通过了致各国政府、全国国民和日本国民等通电,提出了“收回旅大,并绝对不承认‘二十一条’,在未达目的前,全国对日经济绝交”的口号。至4月初,抵制日货运动在全国各地呈蓬勃发展之势,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甚至是乡村小镇,直至8月末,大部分地区的运动渐趋于平静。关于1923年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论题,学界已经做了详细分析以及评价,但以往研究大都注重中国单方面的抵制过程,并将此次抵制日货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国商人团体的妥协以及中国政府的软弱,而对于此次运动有瓦解作用的日本商人团体的反抵制之道,却鲜有研究。因此,本文试通过对中日两国史料的综合运用,对日本商人团体在1923年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的反抵制之道进行考察,以实现下述目的:详细分析其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总结日本商人团体在此次运动中的特点;评价中日商人团体作为民间力量,与政治决策的关系以及对本次运动所产生的政治效果,从而丰富和深化此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反抵制运动核心力量——日华实业协会的创建
  • 二 日本国内反抵制运动的经过
  •         1.反抵制运动的发动
  •         2.反抵制运动的进行
  •         3.反抵制运动的结束及防止对策
  • 三 在华日商团体反抵制运动的经过
  •         1.湖北的反抵制运动
  •         2.上海的反抵制运动
  •         3.天津的反抵制运动
  • 四 抵制、反抵制与政治决策的关系变化
  • 五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