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近代公民教育的兴起及转向——以公民教科书为中心
近代公民教育的兴起及转向——以公民教科书为中心

作者:毕苑

毕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所属图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

图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报告字数:15207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已经产生了含有政治权利和社会结构意义的“公民”概念。不过古希腊的公民将妇女和奴隶等排除在外。近代意义上的“公民”伴随着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而建立,公民作为政治参与的主体在各国宪法中获得认可。在中国传统典籍中,“公民”一词出现很早。《韩非子》中说:“是以公民少而私人众”,不过其含义略近于“具有公心之人”,并不具有政治参与内涵。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传统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公民观念。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第一部公民教科书的诞生
  • 二 1920年代繁荣的公民读本
  •         1.周鲠生编纂的《新学制公民教科书》
  •         2.舒新城著《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公民课本》
  •         3.顾树森等编《新著公民须知》
  •         4.基督教青年会编纂出版的公民读本
  •         5.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公民教育——以陈筑山为代表
  •         6.江苏省立第一中学发行的《初中公民学教本》
  • 三 1920年代末党义教育的开展与公民教育的变化
  •         1.党义教育的强力开展
  •         2.党义教育下公民教科书的变化
  • 四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