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的外部市场研究——以近代福州为例
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的外部市场研究——以近代福州为例

作者:水海刚

水海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所属图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

图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报告字数:9973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及其衍生的新式社会经济因素一向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点之一。其原因一是通商口岸城市是中国广袤内陆与外部国际市场连接的关键点,大量新的社会经济因子由此进入并日益影响整个中国;二是大多数通商口岸都是位于沿海或沿江的港口城市,它们的兴起必定会形成对其腹地的“强力辐射”,从而带动腹地经济发展,特定区域的发展是港口与腹地形成良性互动的必然结果。与此相对应的是,通商口岸外部市场及港口与腹地的互动关系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形成了一大批卓有贡献的成果,为中国通商口岸城市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现代化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明代之前的福州港及其功能
  • 二 琉球与台湾:明清福州的历史记忆
  • 三 开埠:从外向转向内在
  • 四 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