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主体建构”: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及本土发展空间
“主体建构”: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及本土发展空间
报告字数:20763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性”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提出性社会学领域的“主体建构”思想,并分析其发展背景、逻辑、重要意义,以及在中国的本土发展空间。作者以具体的例子和分析为基础,提倡中国的性社会学研究应该基于本土的“性”问题意识,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理论视角,解构“性”的医学化和科学化霸权,建构置身于具体的社会政治时空中的日常的、多元的、弥散的、主体切身体验的性存在。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从“性科学”到“性的社会建构”
- (一)“性科学”主流地位的建立
- (二)“性”的建构思想的发展
- (三)“主体”的提出
- 二 “性的主体建构论”的逻辑结构
- (一)视角的分野
- (二)“主体建构”视角中的“性”
- (三)新视角的意义
- 三 中国“性”研究的主体建构——从方法论层面表述的本土化
- (一)对于西方理论的筛选
- (二)我们的初步尝试
- (三)关于“性”研究本土化的讨论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