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层叠的矛盾:族群区分与建构
层叠的矛盾:族群区分与建构

作者:关丙胜

关丙胜##关丙胜

所属图书:族群的演进博弈

图书作者:关丙胜

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报告字数:39398字 报告页数:55页
摘要:族群建构首先是以族群区分开始的,在“推—拉”模式作用下,族群进行的“划界”行动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族群精英因为某种利好去利用、发挥、凸显学术精英的研究成果而在族群内外展开的族群建构行动。中国图瓦人的“图瓦人”族群建构开始于1980年代初以来学术精英对其族源的研究以及外界的持续关注,并在族群精英、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以及文化精英等的助推下延伸到了普通大众。问卷调查表明,中国图瓦人的族群意识、区分与建构现状的区域性差异主要是在白哈巴与喀纳斯、禾木之间,前者比后者的族群意识强烈;性别之间的差异表现为男性比女性更有族群意识;年龄差异表现为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强烈;层次差异表现为精英层比普通民众更具有强烈的族群意识。这些差异在族群内部形成了重重的矛盾,并因族群建构中去蒙古化乃至试图通过国家层面谋求图瓦族民族身份确认的目的而引起了族群内外互相对立的层叠矛盾。正在发生的中国图瓦人的族群区分与建构再次印证了族群建构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趋向利好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也说明:族群建构绝对不是族群自身内部的行为,而是关涉民族国家权力的地方平衡及相关族群关系的演进博弈过程。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去蒙古化中的矛盾:中国图瓦人族群区分的开始
  •         (一)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图瓦人族源问题的研究
  •         (二)族源的去蒙古化在族群内外引发的矛盾
  • 二 中国图瓦人族群建构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调查结果数据统计
  •         (三)分析与讨论
  • 三 族群区分与建构中层叠矛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