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高房价与城镇化低质量研究
中国高房价与城镇化低质量研究
报告字数:7919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城镇化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论题,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009年12月7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当前,我国房价经历短暂调整之后快速反弹超过前期高点。高房价再次引起政府官员、学者、开发商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高房价是在城镇住房资源实行完全市场流转之后产生的供需矛盾现象。从经济学供需理论来说,高房价表明住房资源供不应求。从深层原因来说,高房价作为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的产物,与城镇化发展模式、政策抉择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过去我国城镇化注重发展速度和规模,而轻视质量,导致在城镇化建设从整体布局到单个城镇具体发展都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这种结构失衡造成房价在部分城镇或某个城镇局部区域偏高。本文拟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的房价进行思考和分析,探讨城镇化质量对房价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降低我国住房价格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对当前我国住房价格的认识和判断
- (一)房价与租金严重失衡
- (二)房价收入比具有明显结构性特征
- (三)房屋空置率较高,空置面积较大
- 二 我国城镇化低质量是结构性高房价产生的深层原因
- 1.户籍管理体制改革落后于城镇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 2.住房资源分配不公改变住房市场供求关系,推使房价不断上扬
- 3.城镇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局部房价呈现只涨不跌的态势
- 4.城镇化快速扩张缺乏产业支撑,“土地财政”不断提高建房成本
- 5.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到位,国民经济需要房地产这个火车头继续“冒烟”
- 6.大量找不到出路的资本大量涌向房地产市场,流动性过剩促使房价虚高
- 7.住房保障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居民贫富悬殊加剧住房资源不合理分配
- 三 遏制过度高房价、提高在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思路对策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