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死亡分析
摘要:与所有的生物体一样,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生命历程中死亡这一事件,无人例外。但不同于其他生物体,人们,尤其是人口学家和公共卫生学家,对于人类自身群体的死亡这一历程与事件会有系统的思考和探索。死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确定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生命的长或短,当然人们生命的长短取决于许多因素,一些因素人们不能控制,比如性别、种族等;另一些因素人们可以控制,比如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家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人口死亡在诸多社会与人口特征方面有显著差异,较高社会阶层人们的预期寿命(预期寿命这一概念会在本章进行系统讲解)一般比较低社会阶层人们的预期寿命高,处于婚姻状态中的人们的预期寿命一般较单身、独居或离异的人们的预期寿命高(Poston & Bouvier,2010:111)。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人口死亡的测量
- 一 死亡率的含义与测量
- 二 死亡因素变动
- 第二节 死亡率的标准化
- 一 死亡率的直接标准化
- 二 死亡率的间接标准化
- 第三节 指标的分解
- 一 相对差异的分解
- 二 绝对差异的分解
- 三 多因素分解:DECOMP软件的引介
- 第四节 生命表
- 一 生命表简介
- 二 生命表的编制
- 三 模型生命表
- 知识卡片:人类到底能活多少岁?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