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第三方介入型解纷新模式探索
第三方介入型解纷新模式探索

作者:孔祥勇

所属图书:服务为本的国家治理

图书作者:孔祥勇 吴英姿 彭华民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报告字数:9765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政治环境、社会生活、文化观念的变迁,为社会组织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一定基础和空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标志着党和政府执政理念、执政思维的新变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由管制逐步走向规制、培育与支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南京信访工作充分把握历史机遇和形势任务需要,利用南京人文荟萃、学术资源雄厚的优势,在全国信访系统首创信访工作专家智囊协会,在服务信访群众、协调利益关系、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南京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
  •         (一)第三方社会组织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社会组织形态
  •         (二)第三方社会组织是介于政府、企事业单位之外,又有别于西方NGO的社会形态
  •         (三)第三方社会组织是社会矛盾、社会结构多元化状况下中立公正的社会组织形态
  •         (四)第三方社会组织是有效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社会形态
  • 二 构建第三方介入机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         (一)构建第三方介入机制是贯彻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方略的需要
  •         (二)构建第三方介入机制是对接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需要
  •         (三)构建第三方介入机制是加强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和治理的需要
  •         (四)构建第三方介入机制是推动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化解的需要
  • 三 南京市第三方介入机制的成功实践
  •         (一)发展演进过程
  •         (二)主要核心内涵
  •         (三)几点工作启示
  • 四 全面加强第三方社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构建符合发展和民主精神的第三方社会组织
  •         (二)完善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制度设计
  •         (三)规范第三方介入机制与法治衔接的制度安排
  •         (四)严格第三方社会组织的评级标准和资质认定
  •         (五)加强第三方组织介入事项的成果转化与运用
  •         (六)推动调解协议达成后裁判文书的履行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