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生态家园的人文涵养:长汀社会与文化的协同发展
生态家园的人文涵养:长汀社会与文化的协同发展
报告字数:20514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社会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来参与。社会体系既是沟通自然体系与政治体系的中介链环,又是独立存在的自组织体系,它相对独立于自然体系和政治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不仅是要达到山青水绿、天蓝地美,还要使整个社会形成生态的意识、生态的习惯、生态的生活方式等。山青水绿、天蓝地美只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层面、外在层面,只有整个社会形成生态的意识、生态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态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才真正算是一种“文明形态”,拥有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同,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才具有可持续性。生态社会与文化体系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生态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与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一)政府与社会界分的逻辑
-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分工
- (三)生态社会与文化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 二 长汀生态文明建设的多主体参与
- (一)发动群众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 (二)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家园建设
- (三)培育专业化的社会合作组织助推生态家园建设
- (四)推进基层自治保障生态家园建设
- 三 构建生态文化支撑生态家园建设
- (一)构筑长汀生态文化精神气韵
- (二)涵养生态家园文化品质
- (三)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 (四)建设具象化的生态文化设施
- 四 生态社会与生态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 (一)长汀社会—文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进一步提升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思考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