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历史时期巴蜀盆地民居形制的演变与规律
历史时期巴蜀盆地民居形制的演变与规律

作者:熊梅

熊梅##蔡东洲 金生杨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所属图书:区域文化研究(第二、三辑)

图书作者:蔡东洲 金生杨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报告字数:17867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中国现存的传统民居绝大多数属于明清和民国时期的遗存。无论是以全国为空间范围的宏观研究,还是以省域、地区为考察对象的中观研究,抑或是对特定地区单体民居的微观研究,基于建筑学的测绘、调查,以及从人文、社会角度所进行的功能、文化意义的分析和探讨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逐渐认识到,民居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横向空间维度的探索,纵向历史维度的考察同样应该纳入民居研究的范畴。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民居研究的时间维度可以实现向“过去”的推移。例如,谭刚毅对两宋时期中国民居与居住形态的研究,以及林会承对先秦时期中国居住建筑的考察正是此方面的尝试之作。在建筑史的研究中,民居史是其重要的内容。近年来,较有影响力的民居断代史系列研究汇集在多卷本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内,傅熹年(主编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郭黛姮(宋、辽、金、西夏卷)、潘谷西(元、明卷)、孙大章(清代卷)分别对各个历史时期我国的住宅进行了论述,试图为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立起一个连续性的、系统性的和完整性的发展演变脉络。可见,关注传统民居的生成和历史变迁逐渐成为中国民居研究发展的新动向。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先秦时期巴蜀盆地民居形制的概况
  • 二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巴蜀盆地民居形制的发展
  •         (一)构筑类型
  •         (二)屋面形式
  •         (三)台基与架构
  •         (四)斗拱与门窗
  •         (五)建筑群组
  • 三 隋唐至宋元时期巴蜀盆地民居形制的成熟
  • 四 明清至民国时期巴蜀盆地民居形制的定型
  • 五 历史时期巴蜀盆地民居形制演变的规律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