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峒地”村寨演变历程与信仰空间建构
“峒地”村寨演变历程与信仰空间建构
报告字数:37589字
报告页数:56页
摘要:在明代“怀远猺乱”事件之后,都柳江下游地区爆发“猺乱”的河里、太平、南寨一带的村寨遭受了怎样的冲击和变迁?村寨中的人群结构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些村寨内部的聚落空间又是如何得以重建且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这反映了当地村寨社会怎样的社会重组机制和人群组织的“结群”方式?带着种种疑问,有别于第一章的文献分析,笔者开始从平面的历史文献走入立体的当代田野,通过观察、访谈和家族文献解读,去了解明代爆发“猺乱”的村寨中各姓氏家族人群的迁居与发展历程,并且观察和了解当地村寨中祭祀空间的兴起、发展与变迁,以此来探究家族人群发展与村寨空间建构之间的能动关系。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峒地”村寨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地理环境和历史概况
- 二 村寨的族群构成和发展脉络
- 第二节 祭祀场所与信仰空间的营造与变迁
- 一 三王宫:跨村寨人群的互动与整合
- 二 关公神位: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结
- 三 “村寨”观念的嬗变:“萨”(sax
70746145 )堂与土地公祠 - 第三节 比较与讨论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