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基会对民国学术研究之资助
中基会对民国学术研究之资助

作者:左玉河

左玉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 郑起东 史建云

所属图书:晚清以降的经济与社会

图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 郑起东 史建云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报告字数:11089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近代以来的学术研究是一种专门化的知识生产活动。既然是知识生产,那么必然需要得到相当数量的经费支持,以保障知识生产与再生产之正常运行。西方近代基金会制度之引入及各种研究基金的设立,推进了现代中国之学术研究,并极大地影响着现代学术研究方向。1935年,在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年会上,生物学家胡先骕指出:“至吾国则除以退还庚子赔款所办之数基金会外,国家别无此项事业,殊非国家提创科学研究作育人才之道。”胡氏的判断是有道理的。由于特殊的机缘,近代中国对学术研究资助最大、影响最广泛之学术基金会,是以英美退还“庚款”设立之中英及中美文化教育基金会。这些基金会的建立及对学术研究之资助,成为现代中国学术资助体制形成之重要标志。考察近代中国学术资助体制建立时,除了关注于各种研究机构创设之基金会外,不能不重点考察美国退还“庚款”设立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对学术研究之资助。本文拟在掌握相关材料基础上,通过对中基会对民国学术研究资助情况之个案分析,揭示近代基金会制度引入后对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所产生之重大影响。
关键词:
文章目录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