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会组织与国民党党农关系的重建(1927~1949)
农会组织与国民党党农关系的重建(1927~1949)

作者:魏文享

魏文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 郑起东 史建云

所属图书:晚清以降的经济与社会

图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 郑起东 史建云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报告字数:16090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国民党中央颁布《农民协会组织章程》,宣布农民协会是“本三民主义解劳动阶级之意志,集合全国受压迫之贫苦农民而组织之”。这可被看作是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早已推进的农运路线的认可。不过,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掌控着农民协会及农民运动的发展进程。在农民协会这一组织形式下,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对于国民革命的推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让国民党右派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以后,国民党对革命式的农民协会进行了清算,但是并未放弃社团式的民众动员方式。在南京建立政府后,国民党确立了新的人民团体及民众训练方针,对工人、农民及商人团体进行系统的整顿,新的农会组织也由此建立。对于国民党的这一段心路历程,学界的理解与研究其实不够。较为主流的观点一直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农民运动中的成功和国民党的失败,而忽视了国民党在执政后的农会重建。基于农会组织的普遍性及其在国民党农民组训及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可为观察国民党在执政后的党农关系提供一个有效的视角。本文拟综合运用有关档案资料及报刊文论,对农会在国民党建构与农民关系方面的制度角色及其实际功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从反思到重建
  • 二 农会架构下的党农关系
  •         1.农会法解析
  •         2.党部与农会之关系
  • 三 国民党在农会中的组织发展及农民组训
  • 小结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