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盘州

作者:郑艾林

##郑艾林

所属图书:贵州行思录

图书作者:郑艾林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报告字数:4900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盘州古城在两山之间,城内有两条溪流。人民路是商业中心,路边摆满摊子,摊上有地瓜、橘子、洋芋、山药,喇叭喊着“大蒜两块钱一斤”,买野生菌的人很多。北门洞城墙高大、厚实、斑驳,墙上树藤青青,上面有垛眼,木制的城门楼上雕有龙头、剑和喜鹊,破裂石碑上面写有“光绪二十六年,特授贵州普安直隶军民府覃恩加三级世袭骑都尉”字样。古街是宽阔的青石板街道,街边有卖糕点、面条、腌菜、豆豉的,还有烟熏火腿,公鸡特别大,木板房子内有人拉着二胡。张道藩先生故居在河边山上,青砖瓦房始建于康熙十七年(1678),三进院,占地1449平方米。张道藩(1897—1968),青年时期赴欧勤工俭学,先后求学于伦敦大学和巴黎最高美术专门学校,学画兼习文艺理论,1926年回国后著有电影剧本《密电码》《再相逢》,话剧《最后关头》《杀敌报国》《自救》《误》,译著《近代欧洲绘画》《唯一的道路》。水星寺在山中,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迁至半山坡,1979年恢复原貌,墙上写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杨柳枝头甘露水,琉璃池上明月星”“四部洲统领诸天大千世界,八功水普施众地不二法门”“三餐常思农夫苦,一饭难忘佛祖恩”。古街边有文庙,棂星门、大成门依山而建,大成就是智勇仁兼备。山坡上小广场两边有“礼门”“义路”二门牌,泮池中龙象威严,写有“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古碑上刻有“明为州,嘉庆时为直隶州,旋为直隶厅以迄于今,先后知州同知修”“至康熙七年重修,既燹于兵,主者不能复考其始建岁时,光绪二十一年署同知刘裕恭重建”字样。古街中段有萧克题“红军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是长长的两层红色木板楼,1935年至1936年红军中央纵队及各军团先后经过盘县,盘县会议做出了北上抗日的战略决策。西冲河六角亭上,写有“三省通衢”“南观揽胜”“清代石拱二百年商贾云集,明朝古城六世纪人文荟萃”。河流两边有农舍,岸边菜园青青,有门牌上面写有“水洞排洪洞”“千秋伟业”。学校门口卖盖饭的人说:“前面山腰上有洞,以前徐霞客来过,洞有6公里长,可以穿到另一个镇上去,我小时候经常去玩。”河水流进山下洞中,水声响成一片,洞口上面有钟乳石倒悬,洞口边溪水上有小铁桥。桥那边石牌坊上面刻有狮子、麒麟,写有“碧云洞天”“水归龙窟千寻异,日透天窗一晕红”“林静闻蝉唱,洞幽听涛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