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京市昌平区海鶄落村集体产权改革调查报告
北京市昌平区海鶄落村集体产权改革调查报告
报告字数:6673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进入21世纪后,随着昌平区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财富迅速积累,由此也暴露了很多因集体产权权属不清带来的农民财产权益受侵害问题,如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权没有充分落实,农村集体资产在使用、流转和变现过程中农民权益难以保证,村干部侵占集体资产等。2002年,昌平区信访量最大的问题就是举报村干部侵害农民的权益,占信访总量的50%,其中70%~80%是关于村干部侵吞集体资产的。2003年,昌平区委、区政府率先在北七家镇白坊、狮子营两个城镇化进程较快的村开展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通过引进现代企业产权管理制度,把农村集体资产变成股权,让农民成为股东,把资产收益权利交给农民。此后,在两个试点村的基础上,昌平区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在城南街道办事处凉水河村、山峡村、介山村、化庄村,百善镇泥洼村,回龙观镇南店村,小汤山镇大柳树村,东小口镇店上村,沙河镇小沙河村进行扩大改革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0年6月,北七家镇海鶄落村依据北京市相关政策法规和昌平区相关政策文件,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开始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海鶄落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举措
- (一)清算资产、核查人口
- (二)量化配股
- (三)“三股合一”
- (四)成立股份合作社
- 二 存在的问题
- (一)土地资源作价偏低
- (二)集体股占比过高
- (三)政经不分
- (四)成员股权权能受限
- 三 对策建议
- (一)合理核算土地价值
- (二)政经分开
- (三)村集体股份继续量化
- (四)赋予集体产权股份充分权能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