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治理视角下的组织工作环境:一个分析性框架
治理视角下的组织工作环境:一个分析性框架

作者:张彦 李汉林

张彦 李汉林##张翼

所属图书: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新征程

图书作者:张翼

出版时间:2021年05月

报告字数:25838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工作环境(working conditions)主要指从业者在其工作单位中,从主观上所感受到的一种工作氛围(working climate)与工作状态(workingstate)。工作组织与单位作为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制度载体,主要是通过其所形成和营造的独特的社会环境或者组织文化来影响和规范员工的组织行为(Eurofoundand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2019:3;Drobni,Beham,& Prag,2010:205-225;GalliE,2007)。本文所述的组织,主要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完成特定社会功能,互相协作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独立和正式的单位与团体。这种组织往往表现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秩序、有分工与结构的集体社会行为(Robertson,1987:188)。从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看,工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使人们从农业文明中互不关联的“个体劳动”逐步转变为互为关联的“集体劳动”(郑永年,2019)。在这种“集体劳动”过程中,人们密切联系,频繁互动。随着这种互动所带来的公共(集体)空间和公共品在质量与数量上不断提高与增加,“集体劳动”的效率会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集体劳动”的环境以及公共空间的环境也会不断改善,这既是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文明发展的条件和前提(郑永年,2019)。在现代社会中,工作组织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也是大多数社会成员实现个体和社会整合的主要场所。人们生活在社会里和工作中,工作是人们一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会带给人完全的满足与充分的意义。一方面,人们的工作及其所工作的环境影响人们的行为,这样的组织及其环境实际上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价值观与行为取向重塑的社会场所;另一方面,人们的行为也深深嵌入到其所工作的单位,或者说他们的职业或工作之中。多数情况下,人们在这种环境中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恰恰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在工作单位中感受到的组织氛围与工作状态,对其在组织中的行为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文献综述
  • 二 中国组织中工作环境的制度背景
  •         (一)嵌入性作为结构背景
  •         (二)单位制作为制度载体
  • 三 治理视角下工作环境的理论背景与框架
  •         (一)组织中的社会团结
  •         (二)组织中的冲突与整合
  •         (三)组织中的员工参与
  •         (四)组织中的保护与包容
  •         (五)组织成员的角色结构与互动
  •         (六)组织中的功能与结构
  • 结论与讨论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