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郭氏基金会与社会公益组织的道德团结功能
郭氏基金会与社会公益组织的道德团结功能
报告字数:14183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前面各章从各个方面讨论了郭氏基金会的理念、组织结构和行为模式及其意义。然而,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说,郭氏基金会这个组织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特质仍然值得我们关注。这一问题与现代社会的神圣性问题有关,即在“祛魅”(disenchantment)的背景下,以个体幸福为前提的社会团结的基础何在?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本章以郭氏基金会为例,来讨论社会公益组织的道德团结功能。本章第一部分是理论层面的探讨,主要梳理了经典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经典社会学家那里,道德个人主义与法团的公共性是两条基本的线索,落脚地在于深度自我的达成。本章第二部分以郭氏基金会这一组织为例,介绍了它的基本特征,并对该组织实现团结的基本要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以求理解这一组织本身对于整体社会道德团结的意义。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现代社会的神圣性问题:走向深度自我
- 二 社会道德团结的可能性:以对基金会的分析为例
- (一)矛盾突出与高度统一
- (二)促成团结的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 三 有没有深度自我?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