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失败的“强治”——那彦成、长龄调整回疆治理政策再研究
失败的“强治”——那彦成、长龄调整回疆治理政策再研究

作者:陈跃

陈跃##邹建达 许建英 宋月华

所属图书:中国边疆学构筑文集——贺马大...

图书作者:邹建达 许建英 宋月华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报告字数:24895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清代新疆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段,顺治朝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为统一新疆阶段;乾隆二十四年至嘉庆朝末年为创设治理阶段;道光朝至光绪初年是动乱跌宕阶段;光绪朝至清末是戡乱建省阶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道光初年的张格尔之乱打破了新疆自统一于清朝以降60余年的安定局面,对清政府在回疆治理造成了巨大冲击,其原因既有清政府在回疆域内治理的诸多弊端,也有外部浩罕势力的冲击。面对空前的治理危机,当时清政府很多官员开始反思乾嘉时期的治理思路和对浩罕势力的政策,一派则认为新疆是荒土无用之地,应弃之;一派认为应纠正新疆治理中因俗过重的问题,回疆治理应尽可能与内地一体化以加强治理。最终,“强治”派得到道光帝赏识,任命其代表人物那彦成赴回疆进行善后,由此拉开了道光朝改革回疆治理的大幕。由于张格尔之乱的重大影响,学界对那彦成善后开展过较多研究,如齐顺清、潘志平、潘向明等均撰文进行评述。自清代开始,清政府和现在学界一般对长龄和那彦成的善后多是褒扬前者而批评后者,特别是在浩罕支持玉素普进犯新疆后,清政府官员直接攻击是那彦成善后失策而致,将那彦成革职惩处。为何会出现“弃治”“强治”之争?其背后反映的清朝官员治理回疆的理念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清代治理回疆历史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那彦成对回疆治理革新的诸多努力,审视边疆大吏与道光帝在回疆治理方略上的冲突与调适,我们将对那彦成与长龄调整回疆治理政策有重新认识。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张格尔之乱与回疆“弃治”“强治”之争
  • 二 那彦成的“强治”之举
  •         1.革新除弊,强化内治
  •         2.安抚布鲁特,重建回疆藩篱
  •         3.以贸易为战,迫使浩罕交出和卓后裔
  • 三 玉素普之乱与长龄的善后
  • 四 那彦成、长龄调整回疆治理政策失败的原因
  • 余论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