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边疆、王朝与制度变迁——清代云南地方省级行政体制的演化
边疆、王朝与制度变迁——清代云南地方省级行政体制的演化

作者:段金生

所属图书:中国边疆学构筑文集——贺马大...

图书作者:邹建达 许建英 宋月华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报告字数:23114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前辈学者早已指出先秦就“已尝划野分疆,建置万国”,“九州、十二州、大九州之说,各盛于一时,皆可代表先民对于疆域制度之理想”,然“自郡县肇建,而地方制度与区划,始稍见完善。厥后诸代建置之情形,各有不同,或因前朝旧规,或自创设新制,故汉州、唐道、宋路、元省皆成一代之主要地方制度,其名称虽异,而其演变之迹尚可循求”。所论强调了历代地方制度变迁有其密切的内在联系,此即李剑农所言“一切历史事变都是难于斩然截断”之论。钱穆曾论,秦之前的夏商周是“封建的统一”,秦汉以降“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分了”。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构建进程中,边疆或边疆族群政权与王朝中央虽长期被认为是“边缘”与“中心”的关系,但却是这一构建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两端,而制度则是联系二者的重要环节。亦如萧公权所言,“始皇并吞六国,封建之天下一变而为郡县,创二千年专制一统之政体”,而历朝“社会之环境既殊”,以环境不同之故,“秦汉以后之思想家虽因袭前人之观念与名词,而政治之对象既已迥异,则其所持观念之内容,与所用名词之含义,亦势不能与古人悉合”,于是“秦汉以后之政治思想不必有变古之名,而每有变古之实”。萧氏此处虽然强调的是历代政治思想内在的变化,事实上历朝的政治制度形态也与此相类。清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后一个王朝政权,既形成了“汉、唐以来未之有也”的疆域范围,也经历了由传统王朝国家向近代国家的复杂转型,可谓传统中国走向近代中国的转折点。云南“孤悬天末,内则百蛮环处,外则三面临边,形势显要”。自秦汉至清朝,历代中原王朝对云南边疆或边疆族群政权的政策因时因人而异,该项内容亦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制度是由人设立的规范某一领域的相对稳定的体系,审视制度变迁是观察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重要维度。制度并非孤立存在,是人与社会发生作用的重要环节,透过制度变迁,可以观察时势的变移、观念或认识的转换、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多维面相。因此,观察清代云南地方行政体制的变迁,是观察清代国家治理、边疆地方或边疆族群内部面相、边疆地方或边疆族群与王朝中央关系的重要切入点。关于清代对云南的治理及其行政制度等,通史或专题论著均有相当关切,但由于研究对象或主旨的差异,相关探讨或以概论为主,或仅述其面相而较少论及面相之下隐含的复杂经纬,或虽系专题讨论但又多针对具体问题而展开,对清代云南地方行政体制变化的内在缘由、其表现的边疆与王朝的关系、透过制度观察或分析边疆地方或王朝国家社会政治场景等内容仍有可深入探讨的较大空间。笔者不揣浅陋,拟在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之上,谨就管见所及,以清代云南地方省级行政体制的演化为主要对象,透过制度的变迁,分析其变迁之原因、王朝国家及边疆地方的社会政治场景,希更能呈现出清代王朝国家中央、云南边疆社会政治形态的多维面相及其中之复杂内涵,对深入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进程的复杂性有所裨益。限于学力,文中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依明旧制”:清初“王公坐镇”政策的实施
  •         1.王弘祚“简任重臣驻滇”的建议
  •         2.清初云南“三患二难”的客观政治形态
  •         3.清初统治者对如何治理云南的思考
  • 二 “照旧领各官管理”:清王朝关于云南地方行政制度的目标
  •         1.“藩王镇滇”是过渡措施
  •         2.清初统治层内部对“藩王镇滇”的微妙态度
  •         3.督抚体制的真正确定及其演进
  • 三 “因时制宜”:其他省级机构与晚清地方行政制度的转变
  •         1.清代云南地方其他省级机构
  •         2.清末云南地方省级行政体制的调整
  •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