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经济转化与产业化重构——以海南为例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经济转化与产业化重构——以海南为例
报告字数:9034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如何发展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在现代文明进程中快速消逝的本土文明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是海南省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公益性保护与市场化开发相结合,政府主导、民间资本参与的多种样式的产业化经营,旅游文化园区、文化艺术品、民族性演艺等多元化开发模式,都将带动非遗融入现代理念,走可持续的发展与传承之路。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市场开发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必须看到,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目标与海南非遗的保护之间存在一些内在的矛盾与冲突。那么,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做到海南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和构建旅游产业化之间理性沟通,使二者能够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做到双赢?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经济转化的意义
- 二 非遗项目在市场经济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 (一)以利益为目的的商业化开发将失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 (二)盲从性复制使“非遗”的可解读性遭到破坏,无法形成保护性开发
- 三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非遗项目的产业化重构
-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内在矛盾
- (二)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构建之间的结合点
- (三)非遗保护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双赢
- 四 从文化溯源的视角挖掘市场经济下海南非遗的地方承载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