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杨匏安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地位再探讨
杨匏安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地位再探讨
报告字数:18585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1919年,杨匏安在《广东中华新报》以“匏庵”署名,分19天连载了《马克斯主义(Marxism)——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以下简称《马克斯主义》)一文,向读者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该文发表时间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篇相近,且两文都涵盖了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很快引起了学界的重视。杨匏安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地位围绕着李大钊而逐渐提高,与李大钊并称“北李南杨”的说法也不胫而走。目前,学界关于杨匏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但对于“北李南杨”这一说法建构尚缺乏梳理。而且,由于刊载杨匏安《马克斯主义》的《广东中华新报》不易得见,因此大多数学者关于杨匏安的研究未能从原始资料出发,很多后续成果受先期研究者的结论和观点影响很大,回到杨匏安研究的前史对其进行重新认识实属必要。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资料室所藏1919年的《广东中华新报》的残存部分(复印件),使正本清源的工作成为可能。本文欲从“北李南杨”之说的建构过程入手,对杨匏安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地位变迁进行学术史梳理,并从杨文的写作逻辑入手,利用笔者在《广东中华新报》上的新发现,对素有争议的杨匏安《马克斯主义》一文来源问题做出回应,进而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出发,对杨匏安传播马克思主义历史功绩提出新的认识。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从“华南第一人”到“北李南杨”
- 二 关于杨匏安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地位的争议
- 三 回到历史现场的再认识
-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