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福建农地利用类型与分区利用
福建农地利用类型与分区利用

作者:于宗先 毛育刚 林卿

于宗先 毛育刚 林卿##于宗先 毛育刚 林卿

所属图书:两岸农地利用比较

图书作者:于宗先 毛育刚 林卿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报告字数:64993字 报告页数:84页
摘要: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福建农地开发利用简史11165619
  •         一 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
  •         二 三国、两晋、唐、宋时期
  •         三 明、清时期
  •         四 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
  •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二节 1949年后福建农地开发利用的成就11165620
  •         一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         二 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
  •         三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用地进行合理布局
  •         四 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低产田,建设高产田
  •         五 水土保持、农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重视
  • 第三节 福建农村土地资源概况
  •         一 农地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与类型
  •         二 农地资源潜力
  •         三 农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福建农地利用区域特征11165621
  •         一 闽西北山地丘陵盆谷粮林茶果区
  •         二 闽西南中低山丘陵盆谷林粮烟果区
  •         三 闽东北、西部中低山林粮茶区
  •         四 闽东北低山丘陵平原渔粮茶果牧区
  •         五 闽东南平原丘陵经作粮果茶渔牧工业区
  •         六 闽南丘陵平原经作粮果渔牧经济开发区
  • 第五节 福建农地主要利用类型及特征
  •         一 耕地
  •         二 园地
  •         三 林地
  •         四 水域
  •         五 牧草地
  • 第六节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地利用
  •         一 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         二 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提高了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         三 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了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         四 闽台农业合作提高了农地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