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一、综述和专论
一、综述和专论
报告字数:289781字
报告页数:164页
摘要: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可靠性
11204388 - 一、人口总数
- 二、性别比
- 三、年龄构成
- 四、出生率、生育率
- 五、死亡率
- 六、家庭户规模
- 七、在业人口
- 八、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和职业构成
- 1985年中国人口状况
- 一、城镇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 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回升
- “六五”期间中国人口综述
- 一、“六五”期间人口增长速度放慢
- 二、“六五”期间我国人口向现代化类型迈进一大步
- 三、“六五”期间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
- 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我国人口科学的成就与展望
- 一、在人口理论上有了重大的突破
- 二、对我国貢大的实际人口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 三、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人口学著作和教科书
- 创建崭新的中国人口体系——兼论1985年中国人口教育的发展
- 一、人口教育的发展和1335年的主要活动
- 二、人口教育的效果和意义
- 三、全面建设人口教育体系
- 当代中国控制人口政策回顾
- 一、新中国控制人口方针的提出,人口政策的形成和完善
- 二、经验与教训
- 关于老龄化和老年社会保障问题
- 一
- 二
- 我国计划生育与人口老龄化的相互关系
11204398 - 一、计划生育是现阶段加速我国人口老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 二、计划生育和人口老化的潜在关系
- 三、计划生育和人口老化都是人类必由之路,它们之间的矛盾可以统一
- 中国老年人口发展预测
- 一、预测的依据
- 二、预测的结果
- 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 四、人口老化对社会的影响
- 五、人口老化对经济生产的影响
- 中国老年人口的教育和再就业问题
- 一、中国老年教育事业正在兴起
- 二、中国老年人再就业问题
- 经济改革与小城镇建设
- 一、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和趋势
- 二、小城镇在经济改革中蓬勃发展,城镇功能不断完善
- 三、小城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四、制定正确的改革措施,推动小城镇的发展
-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 一、历年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趋势
-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 北京市的人口控制与城市建设
11204401 - 中国城镇化特点和对策
-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 二、对城镇发展决策的建议
- 人口城镇化的新趋势
- 一
- 二
- 三
- 中国城乡划分标准的演变
- 我国劳动就业的成就与前景
- 一、我国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 二、我国劳动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 中国的就业问题
- 一
- 二
- 三
- 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与就业结构的变化
- 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 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变化
- 三、农村就业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
- 北京劳动力人口行业职业分布状况的初步研究
- 一、北京市劳动力人口状况
- 二、北京市在业人口行业职业分布状况
- 三、结束语
- 中国生育率转变的形势分析和预测
- 一、资料来源与评价
- 二、中国生育率转变的若干特点
- 三、影响生育率转变的主要因素
- 四、生育率转变中的人口发展趋势
- 我国“六五”期间妇女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简析
- 一、“六五”期间妇女生育水平及生育模式的特点
- 二、“六五”期间全国妇女生育水平及生育模式的变化
- 三、“六五”期间城、乡妇女生育水平及生育模式的变化及其差异
- 四、影响“六五”期间妇女生育水平及生育模式的主要因素
- 中国少数民族生育率的变化与对策
- 一、少数民族妇女生育水平的演变
- 二、少数民族妇女生育率现状及其特点
- 三、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有利条件及措施
- 中国人民群众生育意愿的转变
- 一
- 二
- 三
- 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 一、国内人口迁移变动的趋势
- 二、国内人口迁移的基本类型
- 三、省际人口迁移对省区人口变动的影响
- 人口迁移是人口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 一、生产力合理布局离不开人口迁移活动
- 二、我国人口众多,分布密度极不平衡,要从人口迁移活动中挖掘劳动力资源的潜力
- 三、解决人口问题,既要认清手和口的关系,又要采取堵和疏相结合的方针
- 四、三十多年来的经验证明,我国人口迁移活动具有巨大的潜力
- 五、把人口迁移问题列上议事日程
- 1985年中国人口消费水平的发展变化
- 一
- 二
- 三
- 北京人口生活水平的现状及展望
11204460 - 一、北京人口生活水平的现状
- 二、展望2000年北京人口的生活水平
- 三、提高北京人口生活水平应注意解决几个问题
- 新时期人口思想素质发展的新趋势
- 一、新思想、新观念开始形成
- 二、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倾向
- 三、健康发展的总趋势
- 中国女性人口文化素质分析
- 一、女性人口的文化素质状况
- 二、文化素质对女性人口的影响
- 三、提高妇女文化素质的对策
- 中国儿童人口状况分析
- 一、建国以来儿童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发展
- 二、我国儿童人口的性别和年龄结构
- 三、儿童人口的地区分布和民族差异
- 四、婴儿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 五、儿童身体素质大大提高
- 六、儿童入学情况分析
- 七、独生子女情况分析
- 人口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 一、人类生态环境的特点
- 二、人口剧增与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 三、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压力,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 北京市生态环境与人口健康
- 一、北京市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迅速发展
- 二、北京市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 三、新的城市生态环境对健康带来的影响
- 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 新疆各民族婴儿死亡率的精确计算及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
- 一、原始数据的核对、筛选与补正
- 二、对有误差数据的修匀
- 三、婴儿死亡率的精确计算
- 四、婴儿死亡率分析
- 五、婴儿死因分析
- 六、平均期望寿命
- 中国人口控制的战略研究
- 一、我国人口现状
- 二、强生育高峰是未来人口发展的显著特点
- 三、我国人口控制的关键
- 四、政策严不等于严格控制了人口
- 五、在农村实行晚育间隔措施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
- 六、从测算结果看现阶段的人口控制战略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