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四川藏区锅庄舞
摘要:在四川省境内居住着92万藏民,人口在四川省少数民族中占第二位,他们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冕宁两县的部分区乡,以及雅安地区的宝兴、石棉与绵阳市的平武等县境内,面积达二十余万平方公里,其北部为青藏高原边缘的高寒草地,南部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其岷江诸水的上游各支流河谷,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四川藏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因地域和历史文化的因素,语支和方言较为复杂。北部草原地带使用安多语;甘孜州的农区使用康巴语;阿坝州的农区则使用嘉绒语;在边缘偏僻地带还使用羌语支的语言。如理塘、雅江、新龙和道孚等县的部分区乡使用扎巴语;炉霍、道孚、新龙、丹巴、金川等县的部分区乡使用尔龚语;康定、九龙、石棉等县的部分地区使用木雅语;康定、泸定沿大渡河一带使用贵琼语;黑水、理县部分地区则使用羌语;南坪下塘和平武白马地区的藏族使用白马语。由于甘孜自治州与西藏的昌都地区历史上同称为“喀木”,所以习惯称为“康巴”,阿坝自治州大部分使用“嘉绒语”,习惯称为“嘉绒”。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早期四川藏区舞乐
- (二)安多藏区草地锅庄舞
- (三)古老的黑水祭祀舞
- (四)四川藏区的“卓”舞
- 1.嘉绒锅庄
- 2.马奈卓
- 3.硗碛卓
- 4.来苏卓
- 5.黑水锅庄
- (五)康巴锅庄舞
- 1.甘孜卓
- 2.巴塘卓
- 3.稻城卓
- (六)巴塘弦子舞
- (七)甘孜其他地域锅庄舞
- 1.丹巴锅庄舞
- 2.跺体卓
- 3.得荣锅庄(学羌)
- 4.得荣九步舞
- 5.色达锅庄
- 6.夏卓(甘孜踢踏舞)
- (八)嘉绒锅庄舞与羌族锅庄舞
- 1.嘉绒锅庄舞与羌族锅庄舞基本动律特点比较研究
- 2.嘉绒藏族锅庄同羌族锅庄的相互关系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