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转型的职业分层结构理论
摘要:“谁得到了什么?为什么?”是以社会分层基本问题。本研究回到这个理论原点,在作为社会分层架构的职业分类的逻辑起点上重新梳理相关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建构分层理论架构。职业分层的研究单位是具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职业资源的个人;所谓职业分层就是根据个人占有、使用和转换上述职业资源的程度与能力排列职业之间的位序关系结构。所谓研究也就是对这种位序关系结构及其变化进行量化分析或定性研究。在研究架构上本研究虽然采用陆学艺课题组的社会分层研究调查的数据资料,但是采取降层至职业的分层角度进行处理。这种“再加工”式研究的根据在于:职业分类体系是国际学术界通行的现代社会分层结构与流动的基本研究单位。职业作为分析单位可以指标化具有测量的可操作性,并且已经有国际通行的指标体系和规范的分析方法,便于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特别是陆学艺项目组的抽样调查和问卷设计与国际通行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大的共通性。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转型与职业分层结构变化
- 1.工业化进程推动着社会转型
- 2.社会转型的趋势和特征对职业分层结构的影响关系
- 3.职业分层结构研究立论的现实基础
- 4.社会转型过程决定了职业分层结构的“逻辑在先”
- 5.社会转型过程决定了职业分层的结构性与过程性特征
- 6.地方城市的职业分层结构变化分析
- 二 职业分层结构的理论
- 1.职业声望分层的理论
- 2.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分层的理论
- 3.职业组织内部的分层机制理论
- 4.职业地位的再生产机制理论
- 三 职业分层变化的理论
- 1.职业生涯影响职业分层结构变化的理论
- 2.职业代际流动的理论
- 四 职业分层意识的理论
- 五 本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