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绪论

作者:李豫 尚丽新 刘佳

##李豫 尚丽新 刘佳

所属图书:山西介休宝卷说唱文学调查报告

图书作者:李豫 尚丽新 刘佳

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报告字数:6453字 报告页数:8页
摘要:宝卷,一般说是从北宋变文被禁止后紧接着出现的变文的继承者,《香山宝卷》(又名《观世音菩萨本愿真经》)被称做最早的宝卷(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此限于篇幅,不做争鸣考辨)。在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变文,郑振铎先生称为“佛曲”。变文和佛教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由变文变化继承而来的宝卷,当然也和佛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宝卷文学作品,一般是没有作者名字的,有些作品水平非常高,似经过了一些文人在民间传说神话或者小说戏曲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形式改编而成;有些作品则比较粗疏,应是粗通文墨的“念卷”“唱卷”“宣卷”先生,根据自己所听所读所看到民间普遍流传的故事编造而成。宝卷文学作品,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虽然不能够登上大雅之堂,像戏曲一样在舞台上公开演唱(但变文在唐五代北宋初期的“俗讲”、“说经”、“说因果”、“说参请”等则是在公开的场合进行演唱的,这应是和“宣讲经文”一脉相承而来,实是一种“讲经文”俗讲的变异形态),但其中的内容和情节较为曲折复杂,能够抓住普通民众的心理,用通俗的本地方言宣讲给大众听,“与社戏可称为民间娱乐之双璧,俗文学的奇花”。但是宝卷的宣卷者只有一人,或有和卷者二三人,比戏剧表演简单得多,其意识形态思想,仍是以佛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的思想,即“劝人为善”的思想,为其主旨。因为它来自“变文”,尽管佛教团体不把它的宣唱作为自己一个宣讲教义、广大佛门的组成部分来对待,但它往往以佛教的名义在普通民众间进行宣唱。它的卷本,也往往带有“佛说”的字样;它的宣唱,也正是“变文”之“俗讲”、“说经”、“说因果”、“说参请”形式之继续,是在此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