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历史基础:内蒙古民族关系
历史基础:内蒙古民族关系

作者:周竞红

所属图书: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

图书作者:周竞红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报告字数:30556字 报告页数:36页
摘要: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民族团结进步的建构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不断推进的社会任务,没有民族团结的持续,就没有现代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良性互动,更没有统一多民族人民共和国的不断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的构建基于王朝国家转型为主权国家历史进程中最引人瞩目的问题之一——蒙古民族问题的解决。在漫长的王朝历史上,内蒙古区域范围也是王朝时期中国农牧冲突最为激烈的区域,更是游牧社会对中央王朝政治产生持续影响最直接的区域之一。当代内蒙古民族团结新格局的建构基于丰厚而多样的历史遗产,这些历史遗产从不同层面影响着民族团结新格局的方向、路径,当代内蒙古是在清王朝中国遗产中创建的民族团结进步新境界。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王朝时代内蒙古民族关系
  • 二 中华民族新格局与内蒙古民族团结
  •         (一)内蒙古的蒙汉冲突与清末蒙古社会分化
  •         (二)民初“共和”政体和内蒙古的历史选择
  • 三 内蒙古自治政府与民族团结新时代
  •         (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动员各民族团结奋斗,组建人民武装力量,保卫自治成果,建立维护人民利益的军事政治制度
  •         (二)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和牧区民主改革,解决蒙汉冲突的关键问题
  •         (三)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完成内蒙古政区整合,促进蒙古民族内部的团结和各民族团结合作的内蒙古政区形成
  • 四 优化民族团结建构的经济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