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全国生育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序
《全国生育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序

作者:田雪原

##田雪原

所属图书:田雪原文集(四)

图书作者:田雪原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报告字数:1452字 报告页数:3页
摘要:在人类长达400多万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生育过程以及同生育有关的文化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原始人的自然生育、生殖崇拜,农业社会追求多生多育、多子多福,到现代社会人们崇尚优生优育、发生生育观念的改变,折射出在生育问题上人们价值观念的不断升华,本质上反映的是文化的变动。这种生育文化的变动,在中外文化发展史上早已引起注意:文化学注意到生育这一范畴表现出的文化的内涵;人口学研究中,也注意到文化因素的作用与影响。1662年被誉为“人口学之父”的格兰特《关于死亡的自然的和政治的观察》一书发表,揭开人口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序幕。其后人口学沿着具有统计意义和边缘交叉学科两个方向发展下来,而无论哪个方向,都涉及文化,涉及人口与文化变动、发展的研究。不过从发展的角度观察,历史越往近追溯,文化研究对生育关注的程度有所减弱;而人口研究则相反,对文化关注的程度则不断加强。西方关于生育率的理论中,不乏有关于文化的论述,尤其是从社会学角度的研究。布莱托曾将“社会和文化因素”与“夫妇和家庭户特征”、“认知能力”并列为决定生育的“三大基本因素”,给文化以很高的定位。联合国1983年发表的《生育率与家庭》综合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国、斯里兰卡和印度的克罗拉邦生育率的下降同经济、教育的发展关系不很大,主要表现出包括文化在内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是从总体上观察,国外关于生育的文化研究还不很多,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较有影响的,当属宗教文化方面的研究,不同宗教信仰对生育率变动的影响受到青睐。中国的情况也相类似,虽然早已注意到文化在生育中的作用,形成比较系统的一套传统的生育理念,但是并没有提到生育文化高度认识和作出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和建立相应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