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斗蟋的“袪魅”:文化社会学视角下“隐遁社会”的现代转型与反思
斗蟋的“袪魅”:文化社会学视角下“隐遁社会”的现代转型与反思

作者:牟利成

牟利成##牟利成

所属图书:隐遁的社会

图书作者:牟利成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报告字数:30417字 报告页数:34页
摘要:现在的蟋蟀市场正伴随着国家整体市场经济的推进而逐渐市场化,其中的一些传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原则也逐渐被市场经济下的金钱原则所侵蚀。这在农村蟋蟀市场的买卖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原来以文化为标准,按照类别区分的农村群体逐渐开始按照经济和科层的逻辑被分化。原来靠文化界定身份的斗蟋成员,在经济标准的衡量下逐渐被剥去神秘的外衣,很多不再能作为游戏参与者扮演角色,而只能作为经济上的失败者退出游戏的舞台。在自律性市场形成之后,其通过市场所崇尚的经济逻辑威胁到了斗蟋社会所遵循的文化逻辑,威胁到了斗蟋社会本身。斗蟋社会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一块“成规模”而且也是最大的阵地,它能否依靠文化的力量抵御住经济利益的考量,让代表不同利益的人们通过嬉戏走到一起,靠文化的力量打破阶层分化的壁垒并驯服市场,让其重新嵌入到社会整体结构中,这无疑是一个让人期待的社会课题。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农村斗蟋市场的科层化
  • 二 现代性下斗蟋的“祛魅”
  •         1.经济理性下的农民、市民与“白虫”
  •         2.斗场上的“药水虫”、“火赤练”和“纳米虫”
  •         3.“虫王”VS“利维坦”
  • 三 波兰尼范式:面对经济理性和市场的“社会”保卫战
  • 四 对“斗蟋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的再审视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