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雷河坝自然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雷河坝自然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报告字数:54372字
报告页数:54页
摘要:1949年之前,雷河坝自然村的村民不断迁移,村民始终在变,但是村落始终保持着稳定与和谐。在村落秩序的维护中,保甲组织、家户、亲族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治理单元均有明确的治理主体,治理中要遵循“约定俗成”的惯习。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政权治理与治理关系
- 一 保甲建制
- 二 保长与甲长
- 三 保甲事务
- 四 治理关系
- 第二节 家户治理和治理关系
- 一 “治家人”
- 二 家户治理内容
- 三 家户治理的规则与方式
- 第三节 村落治理与治理关系
- 一 自然村的范围
- 二 自然村的组织形式
- 三 地邻治理
- 四 “大房子”的治理
- 第四节 亲族治理与治理关系
- 一 亲族治理单元
- 二 亲族治理主体
- 三 亲族治理的内容及方式
- 第五节 信缘治理与治理关系
- 一 家户的信仰及治理
- 二 雷庙子的信仰组织及其治理
- 三 土地庙的信仰组织及其治理
- 四 佛堂的信仰组织及其治理
- 第六节 业缘治理与治理关系
- 一 行会概况
- 二 行会的组织与管理
- 第七节 雷河坝自然村治理变迁
- 一 1949年之前的经济形态概况
- 二 1949年之后的村落治理变迁
- 第八节 雷河坝自然村治理实态
- 一 治理的社会基础
- 二 当前治理架构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