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曼景傣泐的家庭、亲属称谓与命名
曼景傣泐的家庭、亲属称谓与命名
报告字数:22316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列维-斯特劳斯(C.Lévi-Strauss)将社群的婚姻交换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复杂制度。基本制度可分为女性的直接交换和间接交换。而由若干单系继嗣群构成的婚姻联盟,通婚关系只能发生于这些群体之间,即构成复杂制度。而以“一体群”为单位的傣泐家屋社会,其婚姻并非基于女性的交换,而是以傣楼为单位的同时存在的男子娶妻与女子招赘。共居在一个屋顶之下,同用一个火塘,构成一个家庭单位,家庭内的群体成员采用双边继嗣,并倾向于父系一边。每一位傣泐个体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归属于父方或母方的家族之中。婚后的傣泐男女不论居住在夫方的傣楼中,还是妻方的傣楼中,都只是一种灵活的选择。双方并不因为婚姻关系而固定为其中一方配偶所属家族的成员。在亲属关系上,除自然血亲、姻亲外,拟亲(fictive kinship)也是傣泐社会中重要的组织关系。傣泐对三代以外去世的亲属不做明确的记忆,反映在傣泐的命名制上,实行的是亲从子名,即父母的名字随着他们第一个孩子的出生命名而相应改变自己的名字,祖父母也一样为此改变自己的名字。本章即对傣泐的婚姻、家庭、继嗣等规则进行阐述,以此说明傣楼内外人群的区分与合并。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傣泐的家庭类型与居住方式
- 第二节 亲属称谓与命名规则
- 第三节 拟亲与伙伴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