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要:明清时期珠海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获得较大的发展。香山自唐代设镇、设乡,宋代置县,历元至明,崛起为广州沿海社会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县份,沿至清代,仍保持发展的趋势。位于香山县南部恭常都和黄梁都的珠海地区也顺应这一发展的趋势,在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获得较大的发展。其风俗也从明初的“一乡之人,咸不慕仕”,到清代的“俗安耕凿,士乐诗书,弦诵之声,煟然而起”。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社会经济的变迁
- 一 环境与沿革
- 二 乡村与宗族
- 三 农业、渔业、盐业与商业
- 四 外贸与港口
- 第二节 地方文化的发展
- 一 教育之兴起
- 二 人文之蔚起
- 三 风俗与信仰多元化
- 第三节 海疆与海防
- 一 海盗的猖獗
- 二 清初的迁海
- 三 广东中路海防与前山寨
- 第四节 香山官员对澳门的管理
- 一 香山知县与澳门
- 二 香山县丞与澳门
- 三 澳门同知与澳门
- 第五节 鸦片战争风云激荡
- 一 鸦片贸易的猖獗
- 二 淇澳居民的反侵略斗争
- 三 鸦片战争期间本地军民的抗英斗争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