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珠海建县开创时代新局面
摘要:万山群岛解放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虽已结束,但珠海作为海防边境仍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挑衅和威胁。1951年6月,英国炮艇3艘向我伶仃海面发射70余发炮弹。1952年9月底,英国两艘驱逐舰炮击垃圾尾(今桂山岛)、外伶仃岛,发射炮弹20余发。同年12月,港英当局驱使难民偷登牛头岛。而澳葡当局也不断对我边境进行骚扰。因此,珠海地区形势十分复杂。既要对付帝国主义,又要对付国民党残余势力,还要对付走私分子;有武装斗争,也有政治、经济斗争,还有外交斗争。因此建立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县级政权,日益成为对敌斗争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成立渔民县与渔业民主改革
- 第二节 珠海建县后的治理沿革
- 第三节 政治经济的艰难发展
- 一 经济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二 三年困难时期与国民经济计划调整
- 三 “文化大革命”的岁月和历史性转变的启动
- 第四节 血浓于水——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故土情深
- 一 侨务政策的创新、破坏与调整
- 二 海外华侨与归侨侨眷的概况以及华侨社团的发展
- 三 珠澳关系的新发展
- 第五节 科教文卫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 一 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 二 民俗和社会变迁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