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野狐岭考
野狐岭考
报告字数:10690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在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河北省万全县与张北县交界处,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山,曰“坝”,即“南由各沟渠上达其巅,过此虽属高原,愈趋愈下,故名曰坝,如防水坝之意”。其间一段“坝”,名“野狐岭”,又名也乎岭、隘狐岭、额狐岭、扼胡岭,《元朝秘史》称其“忽捏根稂答巴”,蒙语“山口”的意思。“这野狐岭系西北要隘,势甚高峻,雁飞过此,遇风辄堕,俗称此岭隔天只十八里。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元代诗人周伯琦作《野狐岭》诗:“高岭出云表,白昼生虚寒。冰霜四时凛,星斗咫尺攀。其阴控朔部,其阳接燕关……”民国许闻诗作诗曰:“野狐胜地古今传,路险山高云汉边。莫怪军家争此地,长驱之捣控幽燕。”从元代至民国,历代记载野狐岭的史志及诗歌有上百处。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历史上的野狐岭
- (一)野狐岭是四朝交通锁钥
- (二)野狐岭是闻名中外的古战场
- (三)野狐岭是“两都巡幸”的归路
- 二 考证野狐岭
- (一)野狐岭的地理形势
- (二)穿越坝头的交通要道
- (三)岭上纳钵——孛落驿站
- (四)野狐岭上的“土边坝”
- 综析
- 后记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