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三十年来民国保甲制度研究综述
三十年来民国保甲制度研究综述
报告字数:11000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自清末新政以来,从西方舶来的地方自治开始取代传统的保甲制度并成为国人热衷的对象,但地方自治在中国的实践却难以如人所愿,基于诸多考虑,20世纪30年代初,初掌政权的南京国民政府再次将保甲制度推到了历史的前沿。然而,此时的中国社会已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发生了质的变化,西方的坚船利炮和思想文化开始将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封建帝国推向了近代化的漩涡。此时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保甲制度,不再是中国传统保甲的翻版,而是当中国被卷入国际化的巨潮之后,面对西方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的强烈冲击而产生的一种自觉式的反应,即试图将西方基层民主模式之自治与中国传统基层控制模式之保甲熔为一炉。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时期保甲制度的研究要么缺乏应有的关注,要么采用意识形态的有色眼光一味地批判贬斥。因此,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分析和研究国民政府时期的保甲制度,对我们当前基层政制的改革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对前人的研究有一个总体性的了解,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民国保甲制度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较长时段的综述,以窥其之长,补其所短。由于受笔者水平及认识的局限,本文所综,难免挂一漏万,所评观点,亦难免有所偏颇,不正之处,祈方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研究概述
- 二 近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及其特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