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后语
后语
报告字数:1324字
报告页数:3页
摘要:鄂伦春语词汇搜集整理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启动至今,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岁月。这期间,由于出国留学、出国讲学或从事合作研究工作,以及自己所承担的其他科研工作,加上行政管理工作任务过重,被搁置过好几次。另外,正如前言中所说,由于鄂伦春语进入严重濒危状态,该语言词汇的搜集整理尤其是早期基本词汇的田野调研工作,遇到意想不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但想到该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想到再过若干年这些语言完全消失所带来的损失,想到自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满通古斯语族语言研究的一名专家,如果不坚持做下去,如果不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愧对民族语言研究事业,愧对这些严重濒危的民族语言,愧对祖国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愧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及诸多专家学者多年来的精心培养。基于这样的思想基础、敬业态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应有的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甘于坐冷板凳、敢于探索、勇于挑战、乐于无私奉献的学术精神,这么多年我一直默默无闻地支撑和推动着这项工作。其间,经过无数次的艰难险阻,接受过无数次的挑战和考验,走过风雨、走过磨难、走过坎坷、走过曲折和艰辛。回首看,确实走了一条十分不容易的学术之路。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一路走来,得到前辈们、老师们、同事们的关心和鼓舞。正是有了他们的关怀和支持,我才能够有勇气、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尤其感到欣慰的是,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委员会评审,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的支持下,本书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被纳入第四批“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丛书”。毫无疑问,这不仅给满通古斯语族严重濒危语言的抢救保护、搜集整理工作提供了丰厚的资金支持,更为重要的是给这项研究事业注入了强盛的活力和精神力量。
关键词: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