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聚合:中国传统拼缝衣饰的造物意识
聚合:中国传统拼缝衣饰的造物意识
报告字数:8437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中,不管是丰裕或困苦,物的生产制造从未缺席,这是生活的必然,也是智慧的表现。而造物最终表现为“物”的状态,并以具体事物呈现了出来。造物的背后,有着这一社会结构背后的生产逻辑,人、事、物围绕着的,是某种群体意识。本文试图探讨的,是某种具体之物各种语境下不同表现的生产逻辑,并由此找到中国传统造物里的某些造物意识。这一探讨之物,即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拼缝衣饰,若具体描述,则有百结衣、百衲衣、水田衣、百家衣以及炮皮等。在这些不同称谓、使用语境也不尽相同的服饰名称背后,是隐藏着某些东西的,若细细考察这些以拼缝的手段制造出来的身上之物,虽也有造物逻辑之间一致联系,但其背后的生产及使用逻辑竟是差异极大。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弃物的聚合:从百结衣到粪扫衣
- 二 聚合的结构与变异:从僧家百衲衣到女子水田衣
- 三 关系的聚合与聚合的关系:从儿童百家衣到社火炮皮
- 四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