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构建社区共同体的“公办”路径
构建社区共同体的“公办”路径
报告字数:16232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我们当下的社区可分为不同层面,不同层面具有各自的秩序和运作机制。从资源渠道来分,至少可以分为“公办”和“民办”两种路径;相应地也就出现了两种秩序,即行政秩序与市场秩序。其中,“公办”社区注重社会管理、民生服务和福利保障,凸显政府治理的一面;而“民办”社区突出物业权利与自发秩序,突出的是市场、经济性和自主治理的一面。“公办”与计划经济时代基层社会管理路径相近,依靠国家投入的资源来对社区进行管理;而“民办”则更多地利用民间资源、社会资本和市场资源。当然,这两者之间也有联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民办路径的运作离不开公办路径提供的制度环境和法治环境。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社区资源的“公办”属性
- 一 “公办”社区的意蕴
- 二 理解“公办”社区的视角
- 第二节 “公办”社区服务供给端的实地调查
- 一 社区服务“谁主沉浮”?——以北京市西城区街道考评指标为例
- 二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居民对社区中政府职能的需求
- 三 “公办”社区中政府基本服务的思考
- 第三节 “公办”社区服务接收端的实地调查
- 一 和平家园的实地调查
- 二 革新西里的实地调查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