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主客体”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主客体”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报告字数:31199字
报告页数:36页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如何理解和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首要问题之一。然而,学术界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存在尖锐的对立,坚持己见,对自身观点的偏颇之处和对方观点的合理之处往往视而不见。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对立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缺乏包容性视角。其实,只要从一种合理的、包容性的视角出发,就会发现对立双方的观点都具有合理性和价值,它们分别抓住了两者之间关系的一个方面,只有把两方面统一起来就能全面理解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研究视角
- (一)两种对立观点:主客体论与主体间性论
- (二)两种哲学范式:主体哲学与交往哲学
- (三)双重研究视角:观察者视角与参与者视角
- 二 观察者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的内在根据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的实践表征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的现实挑战
- 三 参与者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论的内在根据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论的理论意蕴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双重角色:冲突与转化
-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双重角色
-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冲突
-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冲突的化解
所属图书目录